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信息卷(三)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的高考是几月几日
2、2024年高考考哪些科目
3、2024年的高考分数大概是多少
4、2024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5、2024年全国高考人数是多少
6、2024年参加高考学生人数估计是多少
7、2024年的高考
8、2024年高考是什么时候
9、2024年高考人数大概会是多少
10、2024年的高考时间
历史试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有力之家,竞收兼并之利,而贫民日。”同时,火耗归公虽规范了税收,却因过度中央集权削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弱了地方行政灵活性,“州县无美余,则百事俱废”。材料一太祖颁《教民榜文》,诏日:“今出令昭示天下:凡民间户婚、田土、斗殴、争占、失摘编自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火、窃盗、骂、钱债、赌博、擅食田园瓜果等,系民间小事,不许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材料三同一时期(18世纪),英国通过《土地税法案》将税收重心转向工商业资产,议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处断。其老人会主导的税制改革使政府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此次改革增设多种工商业税种,像对工须令本里众人推举平日公直、熟晓法令者为之。凡遇民有陈诉,即须会议,从公剖断若厂生产征税,提高商品流通环节税率,还严格监管账薄防偷税,全方位助力英国资本主义经系奸盗、诈伪、人命、杀伤重事,方许赴官陈告。敢有违越者,以违制论。”济持续扩张。材料二摘译自[英]彼得·马赛厄斯《税收与欧洲国家形成》表3史料研习策略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雍正时期财税改革的主要措施。(4分)策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财政改革的背景,并辩证评价其影响。弥求源该史料形成于何时?(1)(12分)确证该史料用于研究该时期基层治理有何价值?(2)(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18世纪中西方税制改革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成因。封精读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基层治理有何特点?(3)(8分)某校学生开展“基层治理"的史料研习活动,根据材料完成史料研习策略表。线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内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国民全体”,并设立法院独立审判。随后,政府废除《大清律例》,制定新刑法、民法,删除“尊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卑有别”“同姓不婚”等传统条文。但在湖南等地,民间处理纠纷时仍由族长按族规决定,婚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要姻继承多依旧俗。1914年,司法部报告称:“新法推行艰难,乡民多不知法庭为何物。”为此,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政府允许地方调解时参考当地风俗习惯。(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答摘编自余明侠《中华民国法制史》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商业贸易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相关史实,自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材料一清雍正朝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人头税。至乾隆年间,全国基本完成此项改革,“自摊丁之法立,穷民免累,而国赋无亏”。同时,雍正帝实施“火耗归公”,将地方官私征的附加税纳入正税管理,由中央统一调配。史载“各省火耗自渐轻减,民力稍得宽”。摘编自冯尔康《雍正传》材料二学者研究指出,摊丁入亩的实施使清政府财政岁入从康熙末年的3000万两增至乾隆中期的4000余万两,但人均税负却有所下降。然而,此举亦导致地方财政紧张,“州县束手无策,唯加派于田亩之外”。“自摊丁入亩之法行,而田赋之重累一归于地。于是【(一级校)联考半期考高二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一级校)联考半期考高二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