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3语文(全国卷)答案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3语文(全国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2、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联考二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7题。(共15分)产黎锦熙:终身文字改革,豁出去了的①湘江春早,旭日东升。湖南省第四师范预科一班,课表上显示这节课是“历史”。新来的教员稳步走进教室,中等身材,清瘦儒雅,着一袭蓝士林布长衫,穿一双圆口布鞋,戴一副玳形瑁眼镜,走上讲台,放下教材,拿起粉笔,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3个大字:黎锦熙。一落笔,学声雷动。恰同学少年的毛泽东,是鼓掌最热烈的人之一。②掌声热烈,是因为这个黎锦熙不简单。14.③黎锦熙,湖南湘潭人,是著名的湘潭黎家长子,清末科考的末届秀才。晚年他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身份:一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中国语言学泰斗,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人;二是开国主席毛泽东的国文兼历史老师,与毛泽东有长达60载的师生情谊。④此时此刻站上讲台的他是名满长沙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任《长沙日报》总编辑期间,“持论每与当政不洽”,但却深受年轻学子好评。迫于压力,报社只得改组,黎锦熙被“扫地出门”,随即创办《湖南公报》,在报上发表评论,强调全国和平统一,力主“民治”。然而,恰逢袁世凯大造复辟帝制舆论,报纸又被查封。之后,他走上了讲台,成为年轻学子的大英堆。15⑤读报成迷的毛泽东此前是《长沙日报》《湖南公报》的热心读者,对黎锦熙慕名已久,黎锦熙那不凡的经历和渊博的学识更令他钦佩。他未承想能在课堂上与黎先生见面,大有一见如故之感。年轻的毛泽东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名重一时的先生竟是这般年轻、随和、可爱,不由添了几分亦师亦友的亲切。⑥黎锦熙讲课声音不大,语速和缓,与报上犀利的批判文章风格不同,居然还带几分风趣16幽默,温文尔雅之中透出一种飘逸俊秀的学者风范。⑦1914年,湖南四师并入湖南一师,黎锦熙继续担任历史教员,与一师的同事杨昌济、徐特立等人组织“宏文图书编译社”,黎锦熙出任主任。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等都加入了这个小组,经常听黎锦熙、杨昌济等讲授哲学,参加学术讨论。⑧黎锦熙以“中西合壁”“中体西用”的新观念,被邀参与湖南省中小学各科教村的编写,前后出版8本中小学课本,尤以国文教材编写得最为成功。在国文教材中,他选用?古白话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中的部分章节,还选取了时兴的白话文文章。这可能是白话文入母语教材的最早创举。这种教材在当时来说非同小可,引起了教育界的惊骇和世俗的侧目。后来,黎锦熙用对联形容自己,上联说:“终身文字改革,豁出去了。”阻力之大,献身之勇,17由此可见一斑。⑨金风飒飒,硕果累累。鉴于编写中小学国文课本的成就和影响,1915年9月,教育部聘请黎锦熙赴京任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兼文科主任,主持全国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26岁的黎锦熙赴京履职。①第二年10月,黎锦熙与钱玄同等发起成立“中华国语研究会”。在教材这一关系中国未来少年儿童培养的大事上,黎锦熙紧跟时代,坚持与世界接轨,高举白话和拼音两面旗帜,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在古汉语“反切”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拉丁字母注音识字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胡适读到此文,致信黎锦熙表示十分赞同他“国语统三一”“言文一致”的主张,并要求参加国语研究会。①1918年,在黎锦熙的运筹下,教育部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黎锦熙任常委,钱玄同、18.刘半农、胡适、赵元任等为委员。但这个“国语”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赵元任提出以南京话为标准,甚至有提长沙话的,黎锦熙以为都不如北京话合适。他提出以“普通话”三字表示国语,“普通话”就以北京话为基础。这一年,教育部公布了黎锦熙和钱玄同一道创造的注音字母,并下令全国中小学校将此列为必学课程。②黎锦熙的这一功劳,堪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只有将理论文学、语言三者结合,新文化运动才是完整的。B在中小学教科书的改革和提倡白话文、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黎锦熙作出了巨大贡献,WB语文试卷(压轴二)第5页博(8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