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 2024届高考专家联测卷(三)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石室金匮2024高考专家联测卷
2、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2024二文综
3、2023-2024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四
4、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2024理综答案
5、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2024
6、2023-2024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3
7、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2024三
8、石室金匮2024高考专家联测卷三
9、石室金匮高考专家联测卷2024四
历史答案)
(四)1.【答案】A【解析】材料指出,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已经具备“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实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仍滞留于中古”,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科技落后,相对西方已经“落伍”,故选A项。十九世纪世界已经进入近代,但中国此时科学不及人,文化迟滞,这些既是中国“落伍”的原因也是表现,但都不是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或表现,排除B、C两项;坚守家国观不是当时中国“落伍”的原因或表现,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鸦片的输人,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了银贵钱贱的局面,而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这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故选B项。材料中的现象源于白银外流,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材料所述现象是白银大量外流的结果,排除C项;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根本原因,与白银货币化不直接相关,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时间是“1841年7月”,正值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被贬伊犁,林魏两人对国家、个人前途“万感苍茫”“倍觉中国官府对外国政事之全然不知”,为此,魏源接受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让国人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开启中国思想启蒙闸门,故选A项。《海国图志》的成书,有魏源接受林则徐嘱托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政情的是《四洲志》,不是《海国图志》成书的原因,排除C项;“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晚清通商口岸是西方侵略的产物,它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使中国被迫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分布、也无法体现清政府对海洋权益的重视,排除A、B两项;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材料指出,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内河航行自由权等”特权,这些特权体现了他们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故选B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列强取得的特权中只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排除C项;列强攫取中国工矿利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D项。6.【答案】A【解析】《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提出了“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一系列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事业的主张,故选A项。中体西用思想不是《资政新篇》的内容!排除B项;《资政新篇》颁布时,太平天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摆脱清政府围剿,《资政新篇》没有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排除C项:《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但没有付诸实施,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洋务运动由于“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紧握旧物”即主张“中体西用”,使其历史第10页(共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