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历史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文综答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理综答案
    7、202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3月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政治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习全围®0所名接单元测试示范老教学札记馆于人”或“居家教授”的明遗民大不乏人。如孔昭“平居教授生徒,所成就者众”,孔之裔“生平耻言膴利,居家教授”,郭士髦在明亡后“家业荡尽,以授徒自给”,盛王赞“避居阳城湖滨,课材童自给”。不胜枚举,此仅略举以示例而已。—摘编自孔定芳《论明遗民之生计》(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处馆”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遗民士人”纷纷“处馆”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遗民士人”的“处馆”现象加以评析。(6分)答案:(1)含义:“处馆”就是在私塾中当教书先生。(2分,言之有理即可)原因:明清之际,一些知识分子不与清朝合作,拒绝从政;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知识分子为维持生计只能“处馆”;知识分子为保持名节,耻于从事工商等末业;著名思想家的倡导;等等。(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评析:“明遗民士人”去私塾当教书先生,是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种做法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其社会价值和意义是较为突出的:有利于在民间传授知识,提高民众的知识文化素养;与科举制相适应,有利于朝廷选拔人才;传承了儒学等传统文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等等。但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参与清政府的政治一“不应试,不入仕”,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明遗民士人”的“处馆”思想,仍没有挣脱儒家的传统规范,不利于社会转型;等等。(6分,言之有理即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夫世变代嬗,质趋文,拙趋巧,其势然也。时宪之历,钟表、枪炮之器,皆西法也。居今日而据六历以颁朔,修刻漏以稽时,挟弩矢以临戎,曰吾不用夷礼也,可乎?且用其器,非用其礼也,用之乃所以攘(夷)之也。—摘编自冯桂芬《校邡庐抗议·制洋器议》材料二光绪皇帝的师傅、戊戌维新时期任管学大臣的孙家鼐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1898年7月17日)进呈《请饬刷印〈校邻庐抗议)颁行疏》,并说道:“岁月蹉跎,延至今日,事变愈急,补救益难,然即今为之,犹愈于不为也。臣观…冯桂芬《抗议》为精密…请皇上发交部院卿寺堂司各官,发到后,限十日,令堂司各官,将其书中某条可行,某条可不行,一一签出,或各注简明论说,由各堂官送还军机处,择其签出可行之多者,由军机大臣进呈御览,请旨施行。如此,则变法宜民,出于公论,庶几人情大顺,下令如流水之源也。”摘编自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冯桂芬所属的阶级派别,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可知,孙家鼐等封建士大夫认可冯桂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6分)答案:(1)派别:冯桂芬应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2分)理由:冯桂芬认为应该仿造钟表、枪炮等器物,保留中国传统体制而不用西方体制一“非用其礼也”,显然这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4分)(2)原因:冯桂芬既主张“器物”变革,又提出保留封建体制,这迎合了支持变法的官僚士大夫的需要;光绪帝、孙家鼐等人想营造维新变法的舆论氛围,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等等。(2分)影响:孙家鼐等人的做法减少了变法的阻力,有利于维新运动的推进;但这些封建士大夫并不想真正实行封建体制改革,这也是变法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4分,言之有理即可)★【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