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QG)历史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QG)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2、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4、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
    5、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7、全国大联考2024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9、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10、全国大联考2024历史
3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舞、乐、诗三位一体)声。”王安石《后元丰行》:“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这表明唐宋时期A.民间文艺的文化水平提高B.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C.旅游经济成为重要部门D.舞乐诗是文人的基本技能4,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被宋朝的中国文明所强烈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而这些领土又从未纳人过(当时的)中华帝国的版图。”材料所述蛮族采取的制度A.完全传承了汉人的政治制度B.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C体现了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D.达到了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5.清人沈垚指出:“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作者这里所说的“变迁”主要是因为A.追名逐利成为社会的主流B.士人群体的地位急剧下降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D.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6.明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是通过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乡规民约进行的,其治理规则见下图(回应型规则指依据当时国家法律结合乡规民约制定的规则;原生型规则是指在当时的国家法律颁布前长期形成的乡规民约)。这说明在当时的乡村治理中律例会典国家法律各部则例地方省例示端杜会合同乡村秩序(回应型规则)赋役类合问4共同诉讼合同公约乡村秩序(原生型规则)禁约买卖、典当、积俪析产、婚书、招赞、托孤、立继A.国家法律没有得到贯彻落实B.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严重对立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