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第十五单元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第十五单元答案,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第十五单元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2全国100所名校卷群

【答案】(1)玻璃搅拌器(2)AB(3)①.-57.12②.偏小③.偏小(4)D(5)Ⅱ、Ⅲ、I(6)8NH3+3Cl2=N2+6NH,C1(7)①.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5S02+2Mn0:+2H,0=5S0}+2Mn2++4H+③.氧化(8)SO,+Br,+2H,O=H,SO +2HBr(9)验证SO,的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解析】【分析】Ⅲ.A装置制取SO2,装置B中S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证明SO2的还原性,装置C中SO2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证明SO2的氧化性,装置D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装置E中SO2与溴水发生氧化生成HBr和硫酸,用于吸收尾气;@回X【小问1详解】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搅拌器;【小问2详解】A.中和热的含义是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用60mL0.50mo/L盐酸跟50mL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相同,故A错误:B.分多次加入NaOH溶液会造成热量损耗,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C.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果实验准确,采用的酸碱中,往往保证一方过量,让另一方充分反应,故C正确:D.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实验中隔热层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故D正确:故选:AB:【小问3详解】①2次温度差分别为:3.3℃,3.5℃,2组数据都有效,温度差平均值=3.4℃,50mL0.55molL1Na0H和50mL.0.5 molL-HC1质量和为m=100mL×1g/mL=100g,c=4.2J/(g℃),△T=3.4℃,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2J/(g℃)×100g×3.4℃=1428J=1.428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8kJ,1.428kJ×1mol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7.12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7.12kJ/mol:0.025mol②若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有热量损耗,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③若用醋酸代替HC1做实验,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部分热量,则对测定结果偏小;【小问4详解】利用物质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促进氨水的挥发来制取氨气,且该物质和氨气不反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溶解的物质必须是碱性物质,碱石灰、烧碱、生石灰都是碱性物质,且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五氧化二磷虽然溶于水时放热,但是酸性物质,不可选,故答案为:D:【小问5详解】氨气中混有水蒸气,氨气是碱性气体,要除去水蒸气只能用碱性物质,故选Ⅱ,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E应选I,水蒸气常用浓硫酸除去,故D选Ⅲ,故答案为:Ⅱ、Ⅲ、I;【小问6详解】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2=6NH4C+N2:【小问7详解】装置B中,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使得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0=5SO+2Mn2++4H,C中S02与Na2S溶液反应会生成硫单质,体现SO2的氧化性;【小问8详解】生成的$O2通入装置E中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Br,+2H,O=H,SO+2HBr【小问9详解】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溶液后又变红,装置D的目的是验证SO,的漂白性具有不稳定性。

全国100所名校文综答案卷8

【答案】A【解析】【分析】M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Ag,则Mg片为负极,Mg片的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Ag片为正极,Ag片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柠檬汁呈酸性);结合原电池原理作答。【详解】A.M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Ag,Mg极为负极,Ag极为正极,阳离子H向正极移动,即H由镁极区移向银极区,A项正确:B.Mg片为负极,Mg片的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镁片上没有气体放出,B项错误:C.C、A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都位于H的后面,用铜片替代镁片,没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现象不相同,C项错误:D.M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Ag,Ag片为正极,D项错误: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