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2020届全国100所名校答案,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0届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高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英语
11.A【解析】材料表明,罗马的诺成契约基于当事人的同意,不需要当事人在场,也不需要抵押物,体现出罗马法蕴含诚信意识,故A项正确。B、C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文综
10.考向预测…文言文阅读共四道小题,题型非常稳定。第10题为选择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该题型稳定多年,估计2022年高考仍将延续该题型。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涉及9个断点。其中A、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断点,B项兼容了A、D两项的错误断点。“迂阔”与“万一”断在一处语意不通,“必紊纲纪”是假设王安石被任用后产生的后果,排除A、B两项。“及诏至”意为“等到诏令传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参考答案…C命题人讲评·【命制过程】命制本题,力求稳定规范,与2021年高考在断点数量、总字数等方面趋于一致。断点的设置具有一定迷惑性,有的地方看似上连或下连均可,其实放在整个语境中,在表意、语法等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得分锦囊】首先结合语境,大致弄懂整个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以整体理解句意为先导。其次“存同求异”,四个选项中,大部分断点是相同的,这些相同的断点可以“封存”起来,然后聚焦于不同断点处,通过比较分析,便可快速准确锁定答案。11.害回预测…文言文阅读第11题为选择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已持续多年,该题型延续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第一个三月份”错,应为“第二个三月份”。参考答案…A·命题人讲评【命制过程】命制本题时,仔细阅读文本,找出属于不同范畴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概念,借助网络、《辞源》《辞海》等对这些概念的释义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一定字量的选项。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古代历法、机构设置、年号、传说。错点的设置比较隐藏,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不扎实的考生可能会感到有一定难度【得分锦囊】①借助课文,联想记忆。文言文中常见文化常识多在所学课文中出现过,可借此唤起联想记忆。②回归文本,细研深究。不要只孤立地看几个选项的表述,要把这些表述代入文本,结合语境仔细推敲。③抓住细节,合理推断。错项并不是该项表述都错,而是错在一个“点”上,要善于发现可疑之“点”,与语境和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合理推断,作出结论。12.考向预测…文言文阅读第12题为选择题,考查概述文本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命题延续2021年高考和2022年八省联考的命题模式。该题自2021年在题干表述上进行了微调,将往年的“概括+分析”模式改为“概述”模式。2022年高考将会延续“概述”模式。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概述文本内容的能力。四个选项将分散于文本各处的内容独立表述,解答此题,要将选项内容逐个代人原文进行比对,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D项,宋神宗极力推崇的是魏征和诸葛亮,不是唐太宗和汉昭烈帝。参考答案……D命题人讲评【命制过程】命制本题时,反复通读文本,在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事件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人物行事、话语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确定命题区域,同时,避开断句、翻译和文化常识,不出现与之交叉重叠的选项。错点的设置比较显露,容易辨识。【得分锦囊】文言文的“概述”这类题有易有难,有的可能只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基本要素出现差错,这类形态的错误容易辨识,只要仔细认真一些就可以了。难度较大时,要逐项代入原文,与原文相关内容逐字逐句地进行比对,锁定可疑之处。缩小可疑范围,在语境中对相关分析的文字进行精准的理解。13.考向预测…文言文阅读第13题为主观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本题要求翻译文中的两个句子,分值较大,考生必须重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考生要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句中的关键词。一般来说,每句的4分是按2+2的模式赋分,即两个具体文言现象的得分点和2分的句意。由于命题人不会告诉考生哪几个是关键词或其他文言现象,因此,考生要凭借语感自己确定,且要多确定几处,以免遗漏。如这两句中的古今异义词“责难”,虚词“果”,实词“副”,特殊句式“…邪?…邪?”等。参考答案(1)有人认为王安石不恭顺,现在(请他)又不来,是真的病了吗?还是要什么条件呢?(“或”“果”各1分,句意2分)(2)你这可以说是用难做的事要求国君了,我自认为能力不足,恐怕无法与你的这番好意相称。(“责难”“副”各1分,句意2分)命题人讲评·【命制过程】命制本题,主要考虑在翻译中涉及的文言现象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选定的这两句话主要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和文言特殊句式。对考生而言,只要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有语境意识和较强的语感,应该能拿到理想的得分。【得分锦囊】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句中关键词的理解。因此,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首先要锁定几个关键词,而关键词的认定,需要借助平时掌握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等。同时,要借助对教材中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的积累,再结合语境将确认的关键词准确翻译出来。有了关键词意识,就有了得分意识。其次,尽量直译,即要字字落实,个别地方可以采取意译的方式。14.考向预测…文言文阅读第14题为主观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相关信息的能力。本题是新高考的新加题型,命题比较灵活,没有固定模式。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相关信息的能力。考生应吃透题干要求,题干集中于王安石提出了“哪些建议”,考生只需在文本中确认后分条概括就行了。参考答案…①建议首先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②效法尧舜;③选贤任能,摒弃小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命题人讲评【命制过程】在命制文言文各题时,预留出命制该题的区域,尽量不要和其他题目交叉。该题一般侧重考查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命制该题不能过于局促,要有足够的命题空间,答案要能分出足够的条目。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若干建议是文本的重要内容,但文中过于分散,也比较具体,需要归纳和概括,于是便将“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了哪些建议”作为命题的方向。【得分锦囊】解答此类题目,要因题而异,没有万能之法。大体而言,一要准确把握题意,二要深入文本阅读,三要梳理文脉,四要分出条目。【参考译文】宋英宗治平四年间三月癸卵日,朝廷任命王安石担任江宁知府。在英宗在位的整个时期,王安石被朝廷宣召却一直不曾就职,韩维和吕公著兄弟更加称道王安石。神宗在颗王府时,韩维担任记室。每当他的谈话被神宗称赞时,韩维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韩雏升任太子庶子,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的职务,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等到神宗即位,召见王安石,王安石不来。神宗对左右大臣说:“王安石是先帝的大臣,先帝召请他,他不赴任,有人认为王安石不恭顺,现在(请他)又不来,是真的病了吗?还是要什么条件呢?”曾公亮说:“王安石确实是宰相之才,肯定不会欺骗(皇帝)的。”吴套说:“毛安石做事迁腐不切实际,万一受重用,必然使朝纲意乱”皇帝没有听信他的话,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众人认为玉安石必定推辞,等到诏书下来,毛安石立即动身上任。九月,朝廷让王安石入朝任翰林学士。宋神宗熙宁元年夏四月乙已日,王安石才首次来到京师,这时距离他接到翰林学士的任命已经超过七个月了。朝廷下诏让王安石越级入朝答对。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王安石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王安石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繁杂,非常扼要而不迁阔,非常容易而不繁难,只是后世求学的人不能通晓,认为(尧、舜之道)高不可攀。”神宗说:“你这可以说是用难做的事要求国君了,我自认为能力不足,恐怕无法与你的这番好意相称。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一天经筵,众大臣退下后,皇帝留王安石坐下,说:“我还有想和你认真仔细商量的事情。”接着说道:“唐太宗一定有魏征辅佐,刘备一定有诸葛亮辅佐,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两人确实不是每代都有的人才啊。”王安石说:“如果陛下能像尧、舜般贤明,那么一定能得到皋、夔、稷、契的辅佐,那两人都是真正的贤人看不上的,怎么值得称道呢!凭借这样广大的国家,这么多的百姓,一百年来的太平,有才学的人的数量不能说不多,但是我曾担心没有人可以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的原因,是陛下您选拔人才的方法不高明,求贤的诚意不够,就算有皋、夔、稷、契那样的贤人,也会被小人蒙蔽,藏身退隐而去。”神宗说:“什么时候没有小人呢?即便是尧、舜的时候,也有四凶为害天下。”王安石说:“只有能分辨那些四凶,然后消灭他们,这才能体现尧、舜他们的贤能。如果任由他们为害,那么皋、夔、稷、契又怎么会苟且享受俸禄而过完一生呢?”